冷轧带肋钢筋在混凝土板中的应用解释 | 山西南钢合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南钢合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冷轧带肋钢筋在混凝土板中的应用解释

钢筋混凝土板中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6mm。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n;当板厚h>150n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
     板中受力钢筋最小直径和钢筋间距的规定,与原规程规定相同。
     多跨单向板或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正弯矩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应满足覆盖负弯矩图和钢筋锚固的要求。
     简支板板底受力钢筋伸入支座边的长度不宜小于受力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小于100mm;连续板板底受力钢筋应伸过支座中心线,且伸入支座边的长度不宜小于受力钢筋直径的10倍;当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长度宜适当增加。
    周边与钢筋混凝土梁或钢筋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沿周边在板上部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 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垂直于板边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1/3;
2  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l0的1/4;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边方向计算跨度l0的1/4;
3  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沿两个垂直向布置、放射状布置或斜向平行布置;
4  当柱角或墙的阳角凸出到板内且尺寸较大时,该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且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梁内、墙内或柱内。

 嵌固在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嵌固边在板上部配置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 200nun,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适当减少;
2  与板边垂直的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l0/7(l0为板的短边跨度)。
3  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上部构造钢筋应沿两个垂直向布置、放射状布置或斜向平行布置.该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l0/4(l0为板短边跨度)。
为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协调,本条文增加以下内容:板角的上部构造配筋增加放射状和斜向布置方式,其在非受力方向的配筋量可适当减少。
     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于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
    冷轧带肋钢筋配筋的空心板,每个肋中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1根。
    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当板厚大于120mm时,宜在构件端部100mm范围内设置附加的上部横向钢筋。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板的支承长度,在墙上不应小于100mm;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不应小于80mm。在抗震设防地区, 板端应有伸出钢筋相互有效连接,并用混凝土浇筑成板带,其板支承长度不应小于60mm,板带宽不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
【说明】原规程该条内容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的搁置长度ls应符合下列要求;当板厚h≤80mm时,ls≥40mm:当80mm<h≤160nm时,ls≥60mm;当160mm<h≤240nm时,ls≥80mm”。考虑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以及北京“硬架支模”的经验,参照《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进行了修改,供参考。